文-王湘穗* 溯源“百年未见之大变局” 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观点,学界有过一些讨论,有的说一百年,也有说几百年。晚清时,中国面临欧洲列强的扩张,李鸿章曾说,“合地球工具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现“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要地,阳托和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其时中国面临列强虎视眈眈,李鸿章心怀亡国之忧,提出了“对外和戎,对内变法”的主张。
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变局”,其寄义和那时差别。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回国到场2017年度驻外使节事情集会的全体使节时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生长中国家快速生长,世界多极化加速生长,国际格式日趋平衡,国际潮水局势不行逆转”。新兴国家快速生长,世界多极化加速,国际格式日趋平衡,国际潮水不行逆转。
这是对当今世界形势很是重要的判断。百年大事如潮: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介入欧洲事务,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联建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建设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一战后,德国崛起发动二战,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崛起,英国霸权终结;二战后建立了团结国;1944年7月,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钱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美式全球化体系成形;1949年新中国建立,民族独立潮起云涌,20世纪50、60年月,亚非各国人民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兴起;苏美开始连续长达近半世纪的冷战对立;通行了数百年的金本位制瓦解和信用钱币制度的推行;蓬勃国家泛起向生长中国家的大规模工业转移,以及1989年后苏东团体解体,美国独霸世界,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应该说这些事情都是汹涌澎拜,足以震撼世界的大事件。那么,什么是20世纪的主轴?在我看来,就是美国从兴起到衰落的百年循环周期,眼见他“起高楼、宴来宾、楼塌了”,这是贯串世界百年的主轴。
因为20世纪是美国主导的世纪。然而,与英国霸权衰落差别,美国霸权的衰落主要不是受到西方世界其他国家的取代或者内部经济和科技生长的打击,而是新兴国家、生长中国家的快速生长,促使国际格式进一步平衡化,导致世界的多极化。
可以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就是世界工具南北的气力和财富格式发生了基础变化,美国代表的西方世界、北方富国正在迷恋,中国代表的东方世界和南方穷国快速生长,双方气力泛起了日趋平衡的局势。在我看来,习总书记讲的“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在很大水平上就是指这种此消彼涨的局势。
中国的发展,在一定水平上也印照了西方世界和美国全球化体系的消灭。归纳综合地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就是美国代表的西方世界,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正在走向终结,而中国或者东方、南方的新兴国家正在崛起,这就是当今世界的局势。世界多极化后的“三分天下”大变局的未来趋势又将如何?我认为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将继续,很可能由此导致500年之大变局。
即以资本主义扩张为代表的世界潮水将日渐式微,从1500年算起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可能解体。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陈诉和许多文件中都提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的,其中一个百年目的是到2049年开国100 周年的时候,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再起,进而实现“中国梦”。这实际上是世界第一大政党,对于未来政局走向的一个很是重要的判断。
近期国务院生长研究中心一份关于2020-2035 年十大趋势的陈诉,预测全球经济将维持2.6% 的低速增长,其中蓬勃国家1.7%,生长中国家4.9%,双速增长的效果,就是到2035 年全球经济将泛起多极化。2035年,生长中国家将占全球经济的60%,经济规模与投资凌驾蓬勃国家,世界经济重心将从西欧转移到亚洲。届时世界前几大经济体的排序将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
罗马俱乐部陈诉《2052:未来40年的中国与世界》中预测:到2052年,全球GDP将到达14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约46.8万亿美元,占比为32.2%;美国约13.5万亿美元,占比9.3%;美国以外的其他经合组织国家(OECD)合计33.3万亿美元,占比23%;新兴经济体(BRISE,包罗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其他10个较大经济体,如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越南等)约33.2万亿美元,占比为23%;世界其他地域(ROW,共计150个国家和地域)约18万亿美元,占比12.4%。也就是说,到时候中国、OECD加美国、其他生长中国家各占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一左右。普华永道对2050年世界前10位经济体举行了预测,其排名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德国、英国。
其中,中国经济总规模约为58万亿美元,约占20%,印度和美国划分为44万亿美元和34.1万亿美元。高盛也预测这10个国家在2050年将位列世界前10名,不外位次有所差别,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比则更高,约占到50%。
上述这些分析预测讲明,新兴国家和生长中国家会继续快速生长,生长模式出现多样化;世界实现多极化,泛起“三分天下”的局势;进而泛起500年未见之大变局。即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再是代表当今世界的唯一体系、甚至不再是主流的经济体系,而像中国这样走其他生长门路的文明,可能会在这个世界中发生更大的影响。
中国的应对之策第一,办妥自己的事。中央重复讲“四个自信”, 1949年建设新中国,解决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独立的问题,革新开放40年解决了中国生长起来的问题。我们对于中国门路一定要有自信,同时还要实干,不能懈怠、不能未富先衰。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妥,该补课的补课,该创新的创新,该坚持的也要坚持。
第二,处置惩罚好与美国的关系。中美关系如那边理,对于中国未来的生长很是重要。美国日渐衰落,中国正在崛起,美国一定会打压中国。中国对此要有思想准备。
从计谋计,中国要疏离美国,惹不起躲得起,可以顺势脱钩。包道格①认为中美不容易脱钩、脱不了钩,许多中国人也是这么判断。只管现在脱钩,对于中美双方都是难以蒙受之痛,但从恒久看,中美两大经济体早晚要脱钩。
以前中美是在一条船上,是一个体系中的垂直分工关系。在这个经济基础上,中美关系可以维持总体稳定,这就是40年里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斗而不破的秘密。现在中美关系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一条船酿成两条船、甚至是两个船队了。
所以,班农(我称之为“班农-特朗普主义”)主张,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把中国从美国主导的全球工业链驱逐出去,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准备。近期有些分析陈诉指出,随着商业战、科技战的发作,世界将泛起两个并行的科研体系。固然,我们要只管制止正面临抗,要顺势而为,让美国下台阶,要渐行渐远。第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泛亚配合体。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世界可以分为五个泛区,包罗泛欧区、泛俄区、泛亚区、泛美区和泛非区。中国是泛亚区的焦点国家,如果加上泛俄区和泛非区,就形成了亚欧非世界岛的大互助区。从这个角度看,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中国要做的一件很是重要的事情。
第四,绝不称霸。未来美、欧、亚天下三分,中国居其一而足,绝不称霸。三居其一,这应是中国的基本态度,应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编辑 宋斌斌) * 王湘穗,中信革新生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① 包道格(Douglas Paal),卡内基国际宁静基金会副会长,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服务处”处长。
本文来源:东赢体育官网-www.jibeizs.com